拱北海关构建智慧专业打私格局提升 打击“水客”走私质效
发稿人:发布时间:2023-11-06
拱北海关立足关区“一国两制”规则交融点、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点、意识形态斗争交锋点区位特点,紧扣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及全面恢复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后,“水客”群体走私手法更趋隐蔽、不断翻新,走私活动团伙化、碎片化等形势变化,创造性总结了一系列实战化、高效化、智能化的打私策略,形成对“水客”走私的常态化高压打击治理态势,推动打私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准确识变应变,提升口岸一线管控质效
走私分子时刻在研究海关监管政策,窥形探势,企图瞒天过海。粤港澳口岸“水客”走私更趋隐蔽,呈“拖、绑、夹、碎”手法多变态势:“白底拖带”,招募无海关行政处罚记录人员或游客充当“白底水客”,带高价值物品例如高档手表、酒、化妆品等进境;“人身绑藏”,利用腰腹、腿部等身体部位绑藏手机、硬盘、CPU等电子产品;“物品夹藏”,利用拖车、婴儿车、行李箱、奶粉罐等工具改装暗格、偷梁换柱;“化整为零”,由利用整箱、整袋拖带向碎片化、少量多次携带走私转变。拱北海关深入落实俞建华署长“要针对新特点采取更有针对性举措,确保打击的有效性”等要求,准确识变、科学应变,全面提升口岸一线打击“水客”核心战力。
一是首创“五精”战法,准确识别手法“多”变。运用大数据分析筛选高风险旅客,结合前端通关数据,研判走私路径、规律,形成风险行为画像,主动开展精密分析;利用人脸识别、健康申报闸机等监管设备,实现无感通关下的精心布控;建立跟踪重点目标“水客”路线视频专线,如对拱北口岸进境路线涉及的18个重点镜头实施常态化监控,全时段精确跟踪;实行“监控+现场”快速联动响应,分层级站位,锚定环节精准拦截;对已拦截的“水客”严格搜身查验,谨防藏匿或转移身藏物品,实现精细查缉。2022年以来,利用该战法,共截查身藏“水客”239人,其中身藏新旧手机8786部,身藏CPU1200多片,身藏茅台酒70多瓶,此外,拦截要求回来继续办理案件或补交罚款“水客”146人、补交罚款70.6万元。
二是实施智慧监管,科学应对体量“大”变。“乙类乙管”“粤港澳口岸全面恢复正常通关”以来,口岸通关人流呈明显增长态势,2023年1-9月,拱北关区监管进出境旅客1.16亿人次,同比增长62.4%,10月2日关区口岸单日通关旅客总量超过57.8万人次,达到疫情以来新高。该关以风险管理为理念,在拱北口岸探索智慧旅检项目试点,充分运用“闸机布控”模式,实现正面监管在健康申报环节的“前伸后移”;研究构建“一物一码”管理模式,升级优化监控指挥平台、打造 “一站式”单兵平台、优化后续处置平台,研发办案辅助小程序,提高行邮物品资料库使用效能,持续提升后续处置效率,联动构建“监控-机动-现场”三位一体监管体系,监控指挥中心通过视频和数据监控第一时间向现场通报重点时段、人群、形势变化;机动查验力量适时开展机动查验,对重点时段、重点人员和重点物品开展针对性打击;现场监管力量常态化保持查验、查获、处置量高位运行,形成高压查堵态势;创新处置工作流程,对特征明显“水客”群体采取“快速自愿放弃”处置方式,系统批量录入,处置力量释放,增强打私威力。2022年以来,该关共查验旅客行李物品191.3万批次(其中常规查验101.2万批次,快速放弃90.1万批次),处置自愿放弃物品93.1万批次,查获率53.3%。
二、锚定三个维度,构建智慧专业打私格局
该关落实俞建华署长“坚决打私、文明执法”要求,树立系统观念,整体谋划,构建“机制创新、数据先行、全链综治”的智能化专业打私大格局,统筹推进关区打击治理“水客”走私工作。
一是机制创新,重构业务流程。创新实施《进出境旅客海关监管规定告知书》(以下简称《告知书》)签署制度,协调澳门中职协推动近11万赴澳劳务人员签订《告知书》,将因携带超出旅途必需物品首次被海关查获的旅客列入签署对象,针对性解决第二次及以上“水客”查获取证难问题,提高违规违法成本。建立“风险-监管-缉私”协同作战机制,多部门开展常态化联合机动查缉,实现监管现场处置与案件办理分析反哺联动,进一步提升打击“水客”走私成效。2022年以来,该关破获2起“水客”团伙走私CPU、内存条刑事大案,案值近2亿元,涉税2600万元,相关战法已入选总署《海关风险防控战法选编》首批战法案例。
二是数据先行,搭建智慧底座。打通内外部数据关联,深入与公安、行业协会、船运等部门的数据联通共享,广泛采集进出境旅客、赴澳劳务人员等各类数据2.9亿余条,摸清“水客”底数,完善旅客数据库;打造智能支撑平台,提炼“水客”风险特征和量化筛查标准,建立“水客”筛查数据模型,运用多源数据多维度分析“水客”通关规律,实现群体规模、人员构成、通关态势变化的跟踪监控和可视化展示,形成重点分析看板。搭建智慧监控指挥平台,AR全景监控实现对旅检现场的实时全局感知和指挥调度,及时预警通关现场异常状态,科学预设应急处突关键节点。
三是全链综治,重拳断链挖根。加强源头治理,发挥珠澳“两地四方”跨境执法联动机制作用,推动澳门执法部门进一步加大对“水货”发货点的打击力度;发挥专业打私作用,统筹刑事和行政两种执法手段,以行政执法“大打私”实现“露头就打”,以刑事执法“打团伙、破大案、摧网络”开展专案攻坚,从打通关团伙向打平台、打境外供货商、打境内货主延伸,实施“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滚动打击;推动地方发挥反走私综合治理牵头作用,出台《进一步打击治理珠澳口岸“水客”走私工作的若干措施》,对口岸外围周边开展“扫面”整治,强化立体管控;会同珠海市人民检察院在广东省内率先成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检察机关提前介入重大“水客”案件侦办,指导侦查取证,形成追诉犯罪的合力,实现了移诉“水客”走私案件100%有罪判决率,形成强大法律震慑。2022年以来,该关共立案查办“水客”走私案件1.7万起,立案案值31.8亿元,立案涉税7.6亿元。
三、着眼大局全局,牢牢夯实国门打私阵地
下一步,拱北海关将围绕贯彻总署党委“12个必”工作要求和“1+1+6”重点任务,打好国门安全保卫战,整合缉私、风控、现场海关优势资源和手段,多部门联合常态化打击“水客”走私,有效发挥海关正面监管、后续监管、逆向监管的整体作用,形成用好完善打击治理“水客”走私长效机制;打响文明执法攻坚战,出台坚决打私文明执法十一条措施,依托“枫桥经验”实体工作室,做到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舆论效果相统一,打赢全员打私主动战,筑牢国门安全屏障。
舟山海关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