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海关首创“通关模式智选菜单”应用 助力企业尽享“智慧红利”
发稿人:发布时间:2023-11-28
郑州海关认真落实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部署,积极探索搭建“智慧申报”应用场景,围绕“破难题、促发展,办实事、解民忧”,依托河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首创“通关模式智选菜单”应用,给传统申报模式插上智选服务的“翅膀”,推动政策供给“智”通“最后一公里”。10月13日,该应用被自贸司批复为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举措。
一、搭建“通关模式智选菜单”应用平台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先期开发“通关模式自选菜单”。落实大兴调查研究工作要求,针对企业对“两步申报”“铁路快通”“优惠税率选择”等海关政策不善于组合应用的难题,于2023年4月创新推出“通关模式自选菜单”,聚焦进出口企业关注度较高的“申报”“纳税”“提离”时间节点,通过评估通关预期值,推出进口10种、出口8种“通关+物流”组合模式,破解企业“在哪申报、怎样最省、怎样最快”的难题。
二是聚焦“一次都不用跑”,持续将“自选菜单”优化升级为“智选菜单”。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搭建“通关模式智选菜单”业务应用场景。结合企业商品、物流特征和需求,通过企业问询、系统把脉、精准施治,匹配最优“通关+物流”组合模式,并同步推送通关预期值,打通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二、打造“单一窗口”(地方版)政务服务新模式
(一)智选问诊,提供通关模式定制服务。
建立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多业务场景通关模式数据库。采用NLP技术,进行AI场景交互,实现“零基础”企业也可通过“通关模式智选菜单”应用获取量身定制的“管家式”服务。
(二)智能办理,集成“一站式”服务平台。
在通关模式智选基础上,增加“政策推送与解读” “业务流程概览”“通关后续事项”“统计分析”模块,同时串联“技贸通”特色应用,帮助企业应对贸易壁垒;借助“智享惠”服务平台,助力企业挖掘自贸协定关税利好。汇集事前政策推送、事中一键申报、事后补充申报等业务需求,打通数据应用全流程,“一站式”为企业提供数据接入、统一申报、分析应用等系列功能,实现企业办理业务“一通到底”。
(三)智慧研判,打造数研融合一体化应用。
在海关管理端设置智能统计功能,提供横向、纵向多元化分析法,通过智能监测外贸进出口形势、企业通关及贸易数据异常增降等情况,提高动态感知风险能力,精准开展分析研判,辅助上级决策。
(四)智享信息,打通关企互联互通新桥梁。
在企业用户端提供自助式分析功能,实现企业申报历史可视化分析,并设置智能客服,形成以“智问”“智读”“智答”“转人工客服”为一体的企业端智能决策体系。通过深化数据应用、强化关企联动,实现分类帮扶,方便企业评估通关成本,灵活调整外贸计划。
三、推行智选菜单取得成效
自7月底在郑州铁路口岸试点应用运行以来,已指导189家企业选择最优通关模式,企业在郑州关区通关效率提升20%,外省进出口企业通关比例由85%提升至95%。
(一)通关更科学。通过“通关一体化”“快通”等个性化定制模式,指导企业根据自身业务精准选择最优申报、查验、放行节点,解决中小微企业人力资源限制问题,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如将场站“自动运抵”与“提前申报”相结合,车辆通过卡口时,企业根据验放指令类型科学选择落箱区,节省调拨成本292元/标箱,压缩场站作业时长约3-6小时,应用上线以来,吸引81家新企业在该口岸通关。
(二)物流更顺畅。通过“通关模式智选菜单”应用,“一企一策”对通关预期进行提前预判,科学指导企业实现通关、物流无缝衔接,助力中欧班列(中豫号)从以往“站点对站点”,转变为“一单制”“门对门”服务,打造中欧班列(中豫号)网上办理业务“一次都不用跑”的核心优势。货源集疏能力持续增强,省外货源占比82%。
(三)产业更集聚。自今年6月起,中欧班列(中豫号)业务大幅增长,7-8月单月开行均超400班,创历史新高。同时,通过信息化赋能和政策供给便捷措施,企业运营制度性成本持续降低,带动物流、汽车、电子元件等产业集聚。 1-10月,中欧班列(中豫号)出口商品种类由1300余种增至1600余种,境内货源地辐射半径由1500公里扩大至除西藏以外所有省市地区。
舟山海关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