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海关建设专栏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新时代海关智慧培训体系建设路径探究

发稿人:发布时间:2024-01-25

新时代海关智慧培训体系建设路径探究

北京海关联合课题组

 

新时代新形势下,海关干部教育培训必须认真学习宣传、严格贯彻执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助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探索建设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关建设要求的海关智慧培训体系,为培养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门卫士贡献教培力量。

一、《条例》与《规划》对海关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的新要求

《条例》和《规划》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是海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进一步完善机制。

一是健全规章制度。着眼解决海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以《条例》为主干,推动海关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规范、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执行有力的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体系。二是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治部牵头抓总、教育培训部门统筹协调、业务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分级管理、协同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严格落实“干部所在单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组织实施和管理本单位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定。三是加强统筹规划。根据党中央部署安排,把教育培训的普遍性要求与海关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与不同类别、不同层级、不同岗位海关干部的特殊需要结合起来,从总署层面研究制定海关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实施方案。

(二)进一步夯实基础。

一是强化师资供给。师资是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加强海关兼职教师管理,建立和完善优质师资共享机制,坚持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助力推动“千名党员讲党课”“千名干部讲业务”。二是拓宽培训渠道。探索建立与海关系统外的高等院校联合办学机制,加大海关系统内部交流合作力度,建立与海关党校、海关干部院校的长效合作办学机制,加强教育协作区交流合作,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更好服务海关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强实战实训。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学员论坛等形式,让懂政策的人讲政策、让懂方法的人教方法,推进海关“好课程”和业务实训点建设,建立和完善“教、学、练、战”一体化海关实训体系。

(三)进一步提升活力。

一是突出培训重点。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课主课必修课,统领理论教育、政治训练、履职能力培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推动“海关先进典型、先进事迹进课堂”,做好“廉政教育进课堂”“国家安全观教育进课堂”“保密教育进课堂”等规定动作,形成“必学内容”清单;组织开展海关干部应知应会知识培训与考试。二是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组织上持续用力,采取课堂讲授、案例解析、现场感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增强理论教育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综合运用研讨式、案例式、体验式等方法,提升政治训练和履职能力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加强培训管理。加强教师管理,严肃讲坛纪律,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学员管理,严格执行干部教育培训学员管理规定,推行学员表现全程纪实管理、考核;建立学风督查长效机制,建立全方位评价体系,探索训后跟踪考核机制;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班次、课程的质量评估。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海关“智慧培训”体系建设的实践要求

针对当前海关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的新要求,对标“智关强国”行动,以智慧海关建设为抓手,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准确把握新时代海关“智慧培训”体系建设的实践要求。

(一)“智慧培训”要服务中心工作任务。

开展“智慧培训”要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以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为重点,注重知识培训,全面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认真履行守国门、促发展的职责使命,服务中心工作,持续提升实效。

(二)“智慧培训”要用好现代数字科技。

开展“智慧培训”,要用好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数字科技,实现培训管理智能化,对培训组织过程的自动化管理和监测,提高培训效率,降低成本。根据关员的兴趣、能力和职业发展需求,提供精准的培训内容设计,实现量身打造,定制化学习菜单,帮助关员更好提升个人能力和工作技能。通过智能数字评估,实现对学员学习情况的实时监测和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培训针对性。

(三)“智慧培训”要聚焦实战实训应用。

开展“智慧培训”要聚焦实战化演练,加强实训顶层设计,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实训体系,稳步推进实训目标参数化、实训流程程序化、实训要素数字化、实训系统生态化、实训装备智能化。建强实训阵地,构建分级实训模式,丰富特色实训内容。建实实训资源,构建经验丰富、优势互补的师资队伍,开发实训课程课件。建优实训教学,抓好实战化、检验性、对抗性训练,加强“科技+实训”运用和模拟化、网络化实训手段建设,推动传统实训和云课堂实训互融互促。

三、探索新时代海关智慧培训体系建设实现路径

探索“科学化教学设计、专业化培训管理、智能化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师资、模块化培训课程、数字化评估、标准化考核”于一体的智慧培训体系建设实现路径。

(一)开展智慧调研。

一是完善调研制度。结合海关中心工作、业务特点、人员实际,制定培训需求调研制度,定期、定向、定量收集需求,常态化掌握培训需求,助力教育培训因材施教。二是丰富调研方式。用好问卷法、访谈法、座谈法、实地观察法等传统调研方式,探索钉钉平台、微信平台、抖音平台等社交媒体侧面获取调研数据,了解学员的行为和学习规律。三是用好调研结果。采用大数据技术对调研结果进行数据清洗、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科学分析调研结果,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办好广大关员满意的教育。

(二)打造智慧师资。

一是建立智慧师资库。采用“专兼结合、共建共享”的方式,结合属地优势和关区实际,注重在高等院校知名专家、领导干部、业务骨干、先进模范人物、优秀基层干部中遴选培养师资,建立多类别、多层级师资队伍。二是系统化选育师资。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建立海关兼职教师“选、育、用、评”工作机制,健全专兼职教师定期培训和激励保障机制,用好新HJ系统强化师资管理,加强授课质量和教学效果数字化评估。三是数字化应用师资。建立菜单化、个性化教师定制机制,根据个人和单位培训需求精准定制培训课程和授课教师,开发人机交互式、沉浸式、游戏式和实操式课程,实现预约式、互动式、督导式教学。

(三)实行智慧管理。

一是资源智慧供给。促进干部教育培训资源库与智慧海关知识库深度融合,打破专业知识限制,分类别按岗位构建知识地图,推动线下课程数字化改造与线上学习资源共建共享,根据干部个性化成长与多样化岗位成才需要,精准推送教育培训资源。二是培训智慧管理。利用海关大数据池建设优势,推进培训管理数字转型、智慧赋能,优化干部教育培训信息管理,整合组织调训、干部参训、考核评价,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建立完善干部教育培训档案,如实记载干部参加培训和考核情况,直观呈现干部“学习图谱”。三是效果智慧评估。采用数据分析法收集学员线上学习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评估学员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每名学员开展个性化培训评估,提供个性化反馈和建议;采用绩效考核法收集学员实际工作绩效数据,评估培训实效。

(课题组成员:北京海关徐晓波、曹雪峰、吴博,中国海关管理干部学院杨艳华、李亮)



舟山海关宣